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
“三同時”指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實施“三同時”管理在預防事故、降低事故風險、提高建設項目本質安全程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三同時”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對擬建項目是否需要履行法定的“三同時”手續不清晰。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工藝技術和質量要求,可能會涉及擴大再生產、設備更新換代、大修改造等新改擴或技術改造項目。在諸多項目開展的過程中,企業缺少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或者人員對于“三同時”相關的法規政策規定不熟悉,導致企業自身不具備能力判定哪些項目需要履行“三同時”手續,從而造成一些項目未批先建的現象。
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在工藝、設備設施方面設計不充分。“三同時”強調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依附于主體工程,如果主體工程涉及的工藝、設備設施在設計階段存在缺陷,那勢必會導致安全設施的設計存在缺陷,出現安全設施缺失或選型錯誤,從而不能實現“三同時”管理對建設項目源頭管控的目的。
履行“三同時”的成果文件質量不高。企業在履行“三同時”過程中,一般會請有資質的第三方來對建設項目開展安全預評價(或者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綜合分析)、安全設施設計和安全驗收評價,相應就會產出三類成果文件:安全預評價報告(或者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綜合分析報告)、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和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如果第三方機構不專業、人員專業能力不強或者缺乏責任心,會導致成果文件質量較差,對于安全設施的設計缺乏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難以滿足“三同時”管理的要求。
二、加強“三同時”管理的措施
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對“三同時”的認識。政府監管部門可以通過網絡直播課、線下專題課、公眾號宣傳等多種方式解讀、宣貫“三同時”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對“三同時”的認知,從源頭上確保“三同時”工作落地見效。
把好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在工藝、設備設施方面設計的質量關。在初步設計階段,企業要開展項目建設需求分析論證,明確建設項目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等需求,并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企業應隨時保持與設計單位的聯系,確保設計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標準、技術規范要求編寫且符合企業實際需求。
加強對“三同時”的成果文件質量的監督檢查。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項目相關的基礎資料及實際現場勘察結果,對“三同時”的成果文件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項目“三同時”成果文件能夠滿足建設項目源頭風險防控的要求,提高建設項目的本質安全程度。
三、“三同時”管理典型實例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大量項目開工建設并投產使用,蘇州工業園區高貿區應急管理局在對新投產的企業進行日常檢查時發現,部分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三同時”管理存在不少問題。為此,該區啟動了“安全源護航”項目,化解監管的被動狀態,進行主動預防。
優化措施,精準指導依法建設。專題討論制定輔導方案,該區成立應急部門執法人員+專業服務團隊的指導小組,凝聚行政管理宣導和專業技術指導幫扶合力。多措并舉實施全面幫扶,召開“安全源護航”項目啟動會,向建設單位傳達項目幫扶的背景和意義,提高企業安全意識及“三同時”執行力。建立項目全流程跟蹤幫扶指導機制,完善線上溝通群,實時跟蹤企業項目進度,為企業答疑解惑。在項目的各階段組織專業團隊進行現場勘驗,提出存在問題及建議,并結合設計圖紙、評價報告進行實地指導。
突出重點,穩步提升服務質效。安全意識穩步提升,組織開展集中培訓,邀請安全專家對重點建設項目負責人開展專題培訓,切實解決企業在開展“三同時”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持續改進有序進行,項目開展以來,幫扶團隊入駐幫扶并開展現場勘察50余家次,發放書面幫扶意見告知書63份,提供改進措施68項,指導企業按照建議持續改進。最后,結合現場核查發現的典型問題,及時分析總結并發布幫扶工作群中,推動企業對照自查改進,避免出現同樣的情況。
深入探索,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完整的服務機制,依托蘇州工業園區SIP安全360綜合管理平臺優勢,與行政審批、規劃建設等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建設項目信息全流程管理模塊,實現項目立項、批復、建設、竣工等各階段信息全掌握。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出發,建立聯動服務工作機制,在項目的各個階段實施全程對接指導。形成二套全面的指導手冊,結合重點項目核查發現的問題,歸納總結形成工作手冊,指導企業在項目建設階段按照手冊程序,開展各項具體工作。形成二套完備的審查機制,逐步推動形成以建設單位負責內部審查、監管端負責形式審查、專業機構負責技術審查,三方審查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工程監理單位共同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相關責任,確保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驗收合格。
作者 龐奕超 邱燕新 趙超
《江蘇應急管理》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