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是城市生活服務的重要載體,其周邊市容環境秩序是展現城市形象與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持續優化農貿市場周邊市容環境秩序,不僅能為市民群眾提供舒適、便捷的購物體驗,還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進一步促進消費活力釋放,有力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園區正在加快打造面向未來的蘇州城市新中心,精細化城市治理和高品質城市街區正在為園區“蘇州城市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的環境保障。
近年來,園區城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于改善農貿市場周邊市容環境,在工作實踐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也梳理總結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一是配套設施需持續優化。部分農貿市場周邊存在非機動車停放區域設置不足、垃圾收集設施老舊破損、雨污管網維護欠佳等現象,易造成精細化管理的“先天短板”。二是重點問題需精準發力。部分農貿市場周邊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市場商戶超門窗經營、非機動車輛無序停放等是市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需要管理部門系統治理。三是部門聯動需動態加強。部分農貿市場周邊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易出現管理交叉與空白地帶,需各部門間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推動常態化聯合治理走深走實。
為進一步提升農貿市場周邊市容環境治理效能,園區城管部門立足民生需求,聚焦痛點難點,抓緊抓牢市容環境治理提升各項工作,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強化動態管控效能
各街道圍繞管控效能提升目標,立足民生需求和轄區實際,因地制宜靶向開展執法服務工作。通過組建專項執法工作小組,強化農貿市場早市、晚市高峰期間動態管控,形成“聯合執法+分類治理”模式。聚焦虹橋菜場等管控壓力較大的農貿市場,以城市管理數字化網格為支撐,落實定人、定崗、定時、定責管理要求,優化網格化責任體系。動態收集社情民意,執法人員溝通聯系街道環衛部門,及時對勝浦農貿市場周邊存在的亂涂亂貼小廣告進行清理,多措并舉進一步推動管理效能提升。
破解秩序治理難題
各街道聚焦轄區農貿市場周邊硬件配套設施短板,針對性開展配套設施提升工作。結合旺角、青苑菜場改造工程,科學設置人群分流通道和安全護欄,配備專職疏導員指揮車輛進出。優化停車區域規劃,聚焦金益菜場,提高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位配給,滿足市民停放需要。聚焦農貿菜場人流大、出行需求多樣、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問題,明確重點整治區域,指導單車企業根據早晚高峰市民借車還車的潮汐規律,精準布置路面巡檢力量,及時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秩序,源頭減少共享單車無序停放、占道停放的情況。
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各街道堅持執法管理和便民服務并重,抓牢農貿市場周邊市容市貌問題“動態性、潮汐性、反復性”規律,推動構建常態長效管理體系。進一步調動綜合執法隊伍、交警、市政環衛、社區志愿者等管理力量,常態化對前期治理區域開展回頭查、回頭看行動,抓早抓小,及時將無證流動設攤、擅自設置戶外廣告、生活垃圾過時投放等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綜合執法人員以城市管理數字化網格為支撐,進一步優化城商協作模式,按照首違不罰、輕微不罰的原則,宣傳勸導農貿市場商戶規范經營,自行整改輕微違法行為,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