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氣溫持續攀升,蘇州工業園區用政策紅利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6月17日,《南京海關支持蘇州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宣講暨園區海關“關心助企”政策解讀會在金雞湖畔舉行,將重磅“政策禮包”送到企業“家門口”。
園區是開放型經濟窗口和高質量發展高地,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蘇州時重要講話精神,南京海關專門出臺《支持蘇州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聚焦園區產業特點、發展訴求,涵蓋改革先行先試、聚焦重點產業行業、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深化關地協同協作四方面的16條33項舉措,這也是南京海關首次針對單一區域“量體裁衣”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明確多項海關改革創新舉措在園區率先推行。
在制度創新方面,南京海關支持園區改革先行先試,打造開放創新高地,支持園區建設全國首個跨關區空運前置貨站,已于今年4月正式啟用,企業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一次民航安檢”和“一次海關查驗”。同時,支持園區全國首批試點優化進口商品檢驗模式,率先試點進口危化品“白名單”企業管理便利化措施、全國首批試點進口醫療器械生產料件“差異化合格評定”便利化措施,助力重點集成電路、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重點產業行業,《若干措施》打出精準“組合拳”。支持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高級認證集成電路企業優先以“企業自查結果認可模式”開展核查;推動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制擴面增效,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請長三角區域特殊物品風險評估互認資質“白名單”,全國首創一地風評,區域共享;支持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綜保區內企業加工貿易成品開展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業務,深化“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
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方面,《若干措施》明確將擴大協同查驗試點企業范圍,探索在生物醫藥領域開展“遠程視頻查檢”,在出口危險品、化妝品領域推進實施“批次檢驗”改革;進一步推廣“ERP聯網申報+減免稅快速審核”模式,實行“減免稅一表多用”批量審核確認;支持園區建設智慧報關服務平臺,進一步整合升級“智貿診斷器”“經貿規則計算器”等數字化應用,實現對企“一站式”服務。
此外,《若干措施》還進一步深化關地協同協作,在國際合作維度,依托中新(南京)關際合作、中新海關“四方合作”等機制,加強與新加坡等國家的規則對接,此外支持園區相關部門與南京海關技術機構加強合作,在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測、病媒生物鑒定等方面向園區企業進一步提供就近檢測和技術支持。
當前,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今年以來,園區實體化運作穩外貿工作專班,建立“四清單”機制,強化重點企業掛鉤聯系,“一企一策”提供精準指導服務,解決企業發展訴求。
園區海關積極行動,推動政策“禮包”早落地、早見效,助力全國首個跨省市、跨關區航空前置貨站成功啟用,通關時效大幅提高;創新監管模式,試點“差異化合格評定”,區內外同步拓展保稅維修業務,完善“智能網聯無人車”,監管效能不斷提升;完善作業流程,推動藥品口岸適用通關一體化模式,擴大協同查驗企業范圍,采用“遠程視頻查檢”,企業獲得感倍增;優化服務舉措,上線“慧關通”,專家常態化坐診“關心助企”生物醫藥工作站,部署“特殊物品智能咨詢AI服務系統”,實現海關“一站式”、智能化服務。
和艦芯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是園區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企業憑借自身“硬實力”和區域“軟環境”穩步發展。“海關針對園區集成電路產業推出了‘減免稅快審’、危化品‘白名單’、自查結果認可等組合套餐,僅‘減免稅快審’一項措施就可為企業節省稅款超200萬元,海關政策紅利直接轉化為企業市場競爭力!”和艦芯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關務經理黃婷婷說。
以此次南京海關專項支持園區發展為契機,園區將加速把政策的“及時雨”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園區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王俊波表示:“我們將依托‘關心助企’服務品牌廣泛宣傳解讀,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相關措施,將南京海關政策‘大禮包’充實到園區產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工具箱’中,為助力打造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貢獻海關力量。”
編輯 唐曉雯 攝影 周志杭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