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內,一批價值約86萬美元的汽車顯示器玻璃在“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辦結相關手續后,運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搭乘CA1021航班飛機奔赴捷克共和國。這是該前置貨站成功“出貨”的第50票貨物。
據了解,該前置貨站是全國首個跨省市、跨關區航空前置貨站,自4月7日正式啟用以來,已有26噸貨物通過該前置貨站出口到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總貨值約1642萬元。
圖為:5月6日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正式啟用“滿月”。李躍/攝
優勢:便捷優惠
貨物在前置貨站完成海關查驗、民航安檢,即可運往機場等候裝機,避免因查驗或安檢發現問題而產生的額外物流費用。“前置貨站正式啟用以來,公司物流時效提升了12至24小時,地面物流成本降低10%至30%。”蘇州工業園區航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雪瑾介紹道。
亮點:安全高效
蘇州工業園區內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產業聚集,對物流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極為重視。信達生物(蘇州)有限公司是前置貨站黏度最高的用戶,公司負責人虞建英說,“貨物查驗時溫度全程維持在2至8℃,并且物流時效比常規模式可縮短24小時,到東南亞目的地機場最快當天即達,這對生物醫藥產品安全來說太關鍵了。”
圖為: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員在前置貨站對一票空運出口貨物開展查驗。袁軒/攝
“速度真的很快,不到一天時間,我們的貨物就已經在飛機上,馬上起飛運往海外了!”
汽車顯示器玻璃的貨主在手機上查詢到物流信息后,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駐唯亭辦事處監管一科科長陳宇,“出貨效率越高,我們產品的海外競爭力也就越強。”
“蘇州工業園區每年進出口規模超1000億美元,以空運方式出口的貨值就達300至350億美元,進出口企業對航空運輸依賴程度較高。”陳宇向記者介紹,“南京海關通過加強與上海海關合作,打通跨關區數據通道,將AI輔助判別技術應用到聯網監管平臺上,提高企業物流及供應鏈穩定性,大幅提升了前置貨站綜合服務水平。”
前置貨站為“蘇州制造”出海插上“翅膀”,越來越多蘇州企業正受益于這一創新舉措,在出海的道路上邁出信心堅實的步伐。今年一季度,蘇州工業園區外貿進出口1814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出口948億元,同比增長17.8%。
編輯 肖坤霞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