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致力于在生活點滴之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通過定期舉辦“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深入傾聽居民的聲音,快速響應居民的需求,實施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民生改善措施。這些舉措不僅有效解決了居民面臨的實際問題,還提升了社區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024年4月,在婁葑街道徐家浜社區“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現場,有居民代表反映,相門塘河駁岸因受樹木生長影響,部分駁岸出現松動跡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接到居民反饋后,徐家浜社區迅速協調相關單位前往現場,詳細勘察相門塘河駁岸的布局和問題,并召開聯席會議制定修復方案。目前,園區市政已進場施工,清除危險樹木、清理樹根,并修整加固駁岸。通過修整加固相門塘河駁岸,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還美化了周邊環境,提升了小區整體品質。
2023年7月,在斜塘街道蓮香社區“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現場,有居民向社區反映,小區內電動自行車數量大幅增加,現有的充電設施已無法滿足需求。
蓮香社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
事項提出后,蓮香社區迅速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將其列為攻堅項目并提交“幸福里”聯席議事會。通過多次會議和調研,社區廣泛收集意見,形成“1+7”工作清單,明確改造方向。在確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利用閑置空地,小區增設了43個充電棚和430個充電設備,有效滿足了居民的充電需求,提升了社區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2024年4月,唯亭街道古婁二村社區居民代表在“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上反映,小區公共休閑空間不足,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缺少休息交流的場所。
古婁二村社區新增居民休閑空間
根據居民代表提出的問題,古婁二村社區迅速聯合街道市政公司及相關單位,整合內外資源,積極破題、主動“造景”。僅用6個月,項目就完成了從方案制定、意見征集、開工建設到驗收落地的全過程。社區新增了景觀長廊、口袋公園、共享花圃等8處休閑空間,多元化地滿足了居民需求。在建設過程中,社區特意保留了原有的樹木綠化,并進行了更新補種,讓口袋公園成為城市文化和社區生活的重要載體,為居民打造了一個舒適、美觀的休閑環境。
2024年6月,勝浦街道瀾溪社區居民代表在“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上反映,瀾調國際小區東門外道路路口狹窄,影響出行便利性,希望拓寬道路。
針對居民的訴求,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瀾溪社區迅速開展實地考察,并聯合相關部門研究方案。經多方溝通協調,決定對突出的人行道進行合理縮減和優化設計,確保居民出行安全。近期,由市政服務集團負責的施工改造工程順利完成。此次改造不僅拓寬了道路,改善了交通環境,還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有序的出行條件,獲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2024年9月,在金雞湖街道時代廣場南社區“社情民意聯系日”活動現場,有居民向社區反映,晉合小區景觀平臺道路上的木板出現腐爛、裂開等問題,導致居民行走時容易絆倒,希望社區協調修繕。
根據居民提出的事項問題,時代廣場南社區立即前往現場查看,并與物業公司召開協商會議。為保障居民出行安全,雙方制定了景觀道路木板更換方案,物業聯系專業施工團隊,制定了詳細改造計劃,社區則通過社區公益金提供資金支持。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小區景觀平臺道路煥然一新,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讓小區“面子”更好看,“里子”更好住,贏得居民廣泛好評。
編輯 沈姝婧
202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