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9999丨97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丨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丨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丨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地址

返回管委會首頁
繁體 |English |日語 |無障礙 |關懷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打造航空物流創新標桿

憑借“安檢前置、查驗前置、服務前置”,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成為“貨通全球”重要樞紐

時間: 2025-11-04 09:33 |來源: |瀏覽量:|字號:

近日,19托、重約9噸的工業品在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完成報關、安檢后,按規范組裝在3張航空集裝板上,運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然后經航班發往歐洲。首批整板貨物的成功發運,標志著蘇州前置貨站業務模式取得新突破。

作為年進出口總值超2.6萬億元的外貿大市,蘇州超過40%的出口貨物依賴空運,尤其是生物醫藥、芯片等高附加值產品。如今,這座由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港航集團與上海機場集團、中國東航集團聯合打造的2700平方米前置貨站,以“安檢前置、查驗前置、服務前置”的創新模式,為蘇州企業實現了“零時差”出口,貨物在家門口就能“起飛”。截至10月26日,蘇州前置貨站已完成出口業務295票,貨重178.3噸,貨值1184萬美元,服務生產企業46家,貨物出口至意大利、日本、韓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

130公里物流梗阻催生“一站式”服務變革

2025年4月7日清晨,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內,一輛滿載電子元器件的民航監管專用車緩緩駛離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朝著130公里外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疾馳。這是全國首個跨省市、跨關區航空前置貨站啟用后的首票貨物,它的順利“出站”,標志著蘇州企業“家門口空運”的夢想成為現實——無需再將貨物輾轉至上海代理庫理貨、機場查驗,在蘇州本地就能完成安檢、報關、查驗全流程,物流時效提升12至24小時,地面成本降低10%至30%。

“以前貨物從出廠到送機起飛,傳統模式下由貨代全流程運營。全過程至少要兩三天時間。”蘇州生物醫藥頭部企業信達生物物流負責人虞建英告訴記者。貨代到企業提貨,運輸至上海代理庫,理貨、報關、集拼后送到上海機場,如遇海關查驗,須將貨物運至機場海關指定查驗點。海關查驗完成,再送機場安檢。這一系列流程,都是傳統空運模式下企業的“隱性成本”。

以生物醫藥產品為例,每年大量高價值生物藥需空運出口,對溫控和時效的要求都很高,運輸藥品的恒溫箱中靠干冰保溫,一旦耗時過長干冰揮發,再添加一次就要3000元。2024年初,當企業代表們在座談會上細數這些難題時,建設一個“能在蘇州完成所有機場流程”的前置貨站,逐漸成為政企共識。彼時,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面臨另一種壓力——2024年貨郵吞吐量達377.83萬噸,躍居全球第二,每年9月至12月的旺季,40%的貨運量讓機場安檢機、倉儲空間頻頻告急。“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是能在蘇州分流一部分流程,對雙方都大有裨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史曄煒認為,滬蘇合作共贏有著堅實的基礎。

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對接,讓前置貨站從構想走向落地。2024年11月,商務部印發《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深化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若干措施》,明確“支持具備條件的長三角區域城市機場在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前置貨站”,為這一創新項目按下“加速鍵”。短短5個月后,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就正式啟用,蘇州工業園區航港物流總經理吳雪瑾這樣形容:“我們把130公里外的上海機場貨站,‘原汁原味’復制到了蘇州。”

“三前置+多協同”破解跨域運作難題

“貨物送到這里,就相當于送到了上海機場。”吳雪瑾的這句話,道出了前置貨站的核心價值。所謂“前置”,就是將原本需要在上海機場完成的關鍵流程,全部遷移至蘇州本地。安檢前置讓上海機場的專業安檢人員常駐貨站,按照最高標準完成貨物安檢,避免了異地二次安檢的耗時;海關查驗前置則通過滬寧海關聯網監管平臺,實現“一次查驗、兩地互認”,園區海關關員通過實時監控系統即可完成查驗流程,無預警貨物在浦東機場的電子解鎖時效提升85%以上;服務規范前置更讓企業省心,理貨、制單、貼嘜、組板等全流程服務一站式完成,徹底告別了傳統模式下“企業送貨到上海代理庫—機場查驗—安檢”的繁瑣鏈路。

跨關區監管如何協同?以往,蘇州企業的貨物在蘇州報關后,到上海機場仍需接受二次查驗,而前置貨站要實現“一次查驗、兩地直通”,必須打通滬蘇海關的數據壁壘。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與上海海關所屬浦東機場海關聯合攻關,開發出全國首個跨關區智能監管平臺——“滬寧海關前置貨站聯網監管平臺”。如今,貨物在蘇州完成查驗后,海關人員會用“安全智能鎖”對集裝箱封志,鎖具的開關信息實時同步至兩地海關系統,運輸途中一旦出現異常開啟,系統會立即報警。“無預警記錄的貨物到了上海機場,直接電子解鎖,比傳統人工操作時效提升85%以上。”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介紹,這種“數據多跑路、貨物少跑腿”的模式,讓跨關區監管從“接力跑”變成了“同步跑”。

技術創新為跨區域監管筑牢安全防線。為確保130公里運輸途中的萬無一失,貨站采用了一系列硬核科技:每輛民航監管專用車都安裝了6個攝像頭、靜態全覆蓋視頻監控和廂體異常開啟報警系統,配合GPS定位與電子圍欄,實現運輸全程可視化追蹤;貨物查驗區配備的安全智能鎖,能自動完成轉關模式中的“驗封、拆封”,后臺AI輔助判別讓流程更高效;專門鋪設的光纖專線接入上海機場內網,60組場內攝像頭實時傳回畫面,民航、海關等部門可同步監控運營狀態。在安全標準上,貨站更是對標甚至超越民航7003標準。

正如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相關負責人所說:“這是跨省級行政區域、垂管體系跨部門、監管技術跨代的三重協同,我們用現代科技打通數據,實現管理實時信息全獲取。”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港航集團與上海機場集團、中國東航集團的四方聯動,讓上海的航線資源與蘇州的產業基礎形成互補,構建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合作典范。

降本穩鏈激活企業國際化發展新動能

“以前發一批貨到印尼雅加達,光在上海的流程就要兩天,現在在蘇州當天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綜合成本降低了20%。”頤坤生物運營高級總監黃昌平對前置貨站服務模式給予高度評價。作為首批受益企業,頤坤生物在前置貨站試運行期間,就通過這里將106公斤、需2℃至8℃溫控的生物醫藥試劑出口至印尼,全程溫控穩定,通關時效比以往提升近一倍。而對于生物醫藥企業而言,前置貨站的價值遠不止“省錢省時”。在前置貨站的生物醫藥監管平臺內,記者看到,這里配備了-40℃至25℃的溫控設備,還有江蘇省首個100級海關高等級無塵查驗室,完全滿足生物藥、疫苗等特殊貨物的查驗需求。據介紹,以前在上海機場查驗時,貨物從恒溫箱取出到查驗完成,往往需要1至2個小時,現在在前置貨站,查驗全程在溫控環境中進行,就像給藥品上了“雙保險”,再也不用為運輸過程中的質量風險擔心。

這種改變,在蘇州的外貿企業中已成為普遍現象。在三星電子蘇州工廠的物流倉庫里,工作人員正將一批汽車顯示器玻璃打包發往前置貨站,這批貨物將通過那里的安檢和查驗,當天搭乘航班出口至捷克。“以前貨物運到上海后,要是遇到查驗,可能要耽誤1至2天,現在在蘇州就能提前知道是否需要查驗,有問題當場就能處理,再也不用擔心延誤。”工廠物流負責人說,僅物流時間縮短這一項,每月就能為企業節省近10萬元的隱性成本。

集成電路企業同樣享受到了精準服務。蘇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覆銅板,是電子設備的核心部件,對運輸過程中的防震、防塵要求極高。“以前貨物在上海機場轉運時,難免會有顛簸碰撞,現在從廠里到前置貨站,再到上海機場,全程用專用貨架固定,運輸環節減少了3個,貨物損耗率下降了近50%。”公司物流經理算了一筆賬,按照每月出口50噸覆銅板計算,僅損耗減少這一項,就能為企業節省6萬多元。

從最初的“試水兩托小貨”,到如今的“噸級大貨常態化運輸”,前置貨站已成為蘇州企業“貨通全球”的重要樞紐。“這不僅是一個物流節點的創新,更是對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蘇州港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前置貨站通過將上海機場的服務功能前移至蘇州,讓長三角的航空資源實現了更高效的配置,“對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這些對時效敏感的新質生產力領域,這種高效協同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參與全球競爭,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實實在在的動能。”

如今,走進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時常能看到穿梭于企業與前置貨站之間的“無人提貨車”,它們通過海關系統的專用模塊實現“無感過卡”,讓物流效率再提升10%;在前置貨站的中控室,工作人員正通過5G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控每一輛運輸車輛的位置和貨物狀態;而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來自蘇州的貨物無需停留,直接從專用通道進入機坪——滬蘇兩地的“航空物流圈”,正以這樣的方式不斷融合,書寫著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蘇報記者 王安琪

《蘇州日報》2025年11月04日A01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云和县| 互助| 桃源县| 泗阳县| 通州市| 蒲江县| 天镇县| 宣化县| 万盛区| 金乡县| 北碚区| 广宗县| 东山县| 任丘市| 古浪县| 张家口市| 涿鹿县| 修武县| 绥滨县| 大荔县| 丽水市| 枣庄市| 大宁县| 历史| 富源县| 封开县| 灌南县| 哈密市| 林西县| 玉环县| 克拉玛依市| 乐清市| 灵寿县| 成武县| 黄龙县| 平安县| 兰坪| 邯郸县| 南华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