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蘇州工業園區最年輕的一級國企一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養老載體“配置”更高。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完善,全方位布局7家養老機構,養老建筑總面積達16.6萬平方米,養護床位達1826張,服務入住長者800余人次。
——養老服務“菜單”更優。“醫食住行娛學”全鏈條養老服務持續加碼,推動社區食堂、老年教育、代際融合、崇軍康養等特色“享老”服務升級。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超1.5萬人次,適老化改造280戶;長者助餐覆蓋園區59個社區助餐點100余個小區,預計今年送餐服務將超30萬人次。
——養老產業“前景”更明。銀發經濟實驗室、智慧養老院、為老服務小程序、銀齡再就業,養老+路徑探索實踐正酣,推動“老有所為”走向現實。
從機構到社區再到居家,一張多層次、全覆蓋的養老服務網越織越密;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樂”再到“老有所為”,長者在這里收獲“穩穩的幸福”。
從2024年6月成立至今,蘇州工業園區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園養)在“積極老齡觀”與“健康老齡化”理念的實踐中,蹚出一條新路:以健康養老服務為主責主業,建立“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養老模式,推動建成高水平康養服務體系;以產業思維構建養老生態,推動園區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讓“全齡友好”照進現實。
穩操養老基本盤
“醫養融合”點亮生命尊嚴
秋日暖陽透過落地窗,灑在久齡勝浦護理院的康復室。80歲的趙爺爺穩穩站立,緩緩邁步——數月前,他因腦梗導致重度失能;如今,經過“精準康復”,他不僅能獨立行走,更笑口常開,自信重燃。
每個康復案例都在訴說生命的韌性,背后折射出的是園養的用心。成立當月,園養就接手久齡養老院、久齡社福養老院,持續推動園區養老載體提質擴容。隨后,久齡勝浦養護院、久齡唯亭養護院、久齡斜塘養老院等區域性養老載體相繼開業,園區養老基本盤得以夯實。
“精準康復”得益于“醫養深度融合”。園養旗下養老院均緊鄰醫療機構,打通就醫綠色通道;專設院內醫務室、認知癥專區,提升醫療設備供給,配備24小時值守醫護團隊,實現“小病及時治,大病急癥有保障”;與三甲醫院達成醫聯體,不斷完善“醫養融合”服務鏈。
從“醫養融合”到“精準康復”,這種“有溫度”的創新不只恢復了身體功能,更重建了生命尊嚴。目前,有3位老人從重度失能中得以恢復,養老機構成了他們安享晚年真正的家。
養老基本盤還在擴大。目前,園養旗下久齡婁葑養護院在建,設計養老床位64張、護理床位102張,預計2027年開業。久齡品牌養老機構加速布局,樂鄰品牌社區和居家為老服務接續打通“最后一米”,園區養老服務網正編織出長者幸福生活。
開辟享老新樂土
“代際融合”激活社交需求
既要保障“老有所養”,更要實現“老有所樂”。隨著傳統退休養老模式轉向追求活力、品質和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園區加快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老年人的生活不僅有溫度,而且有廣度,有深度。
今年8月,園養創新推出“幼兒園式”日托服務,提供8點到17點半的全方位專業照護,讓雙職工子女告別“上班顧家兩難全”的窘境,從生活照護到精神文娛,長者體驗更寬廣的生活,重拾社交活力。
而“代際融合”的探索,讓園區“老年友好”理念更見深度。成立以來,園養積極探尋“代際融合”服務新路徑:引入志愿力量,構建“跨代共居”的新型養老服務場景;創新“樂鄰童學家”托育服務,形成“一老一小”暖心聯動……長者們在陪伴中找到新的價值感,實現情感的雙向滋養。
尊重、陪伴與價值感正成為一劑“養老良方”,也為社會應對老齡化問題提供了寶貴借鑒,有力推動了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進程。接下來,園養還將啟動銀齡代際樂運會、長者創藝久齡市集、家庭陪伴日、康養游等為老服務活動,以“一老一小”為切入點,弘揚新時代孝道文化,構建“老吾老、幼吾幼”理念生態閉環。
“一核多點”的老年教育網絡同樣引人注目。園養掛牌園區老年大學分中心,4個教學點開設的AI創作、非洲鼓等20余門精品課程吸引超4000人次學習,這種“文化養老”的實踐讓長者的精神世界愈發豐盈。此外,久齡藝術館、樂鄰為老服務中心等共享空間的開放,也將讓長者在園區這片享老樂土收獲“穩穩的幸福”。
共繪頤老新愿景
“銀發經濟”賦能城市發展
2024年國辦一號文聚焦銀發經濟,銀發經濟“元年”自此開啟。如何平衡好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關系?如何讓老人從“享老”向“頤老”進階?園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前瞻布局“銀發經濟”,推動康養產業大有作為。
作為“蘇州市首批銀發經濟實驗室”,園養正加快“養老+”探索。與科創企業“跨界”合作,引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品,推動實時數據預警、智能照護計劃等“養老+AI”新場景落地,加快構建“智慧養老院”,為“老有所養”持續賦能。以“養老+人才”為切入口,舉辦“銀齡再就業”專場招聘會,引導長者重新發現自身價值,40余名“活力老人”在醫生、財務、健康營養師等崗位上找到“老有所為”新機會。與多家銀行共建“養老+金融”模式,創新智慧康養服務類金融產品;與其他國企聯動探索“養老+地產”模式,盤活閑置載體嵌入康養服務,打開“老有頤養”新空間……
創新不止,全年在線的“樂鄰居家”適老化改造正以一系列“小而美”的貼心設計,把住宅變成更安全便捷的“銀發友好空間”。已啟用的區域性適老體驗中心(久廉家),從可升降灶臺、助浴椅等日常用品,到“智能防走失手環”“跌倒報警器”等智慧設備,都藏著服務長者的貼心守護。
今年底,蘇州工業園區適老生活體驗館(久孝家)也將開放運營,在這個集居家養老生活展示、適老化產品體驗、孝道文化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用戶將在“變老”游戲中沉浸式體驗老年生活,感受新時代養老模式創新與服務升級。
在園區,養老正從“事業”向“產業”拓展,從“基礎養老”向“品質享老”升級,從“老有所養”向“老有所為”跨越。
園養用一年多的創新實踐,繪就了一幅“老有頤養”的生動圖景,構建了一個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各方協同的養老生態圈。這不僅打造了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園,更推動國家層面的構想落地園區的實際生活,為中國式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生動的“園區樣本”。
展望未來,晚晴精彩。“十五五”期間,蘇州工業園區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充分發揮國企示范帶動作用,持續健全機構、社區、居家相協調的養老服務格局,促進事業產業協同,推動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同時,積極培育高品質服務模式和高精尖產品,讓園區老人共享園區30多年發展成果,讓“快樂地生活、健康地長壽、優雅地老去”成為新風尚,為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注入澎湃的“銀發力量”。
蘇報記者 陳燕 蘇報通訊員 杜姝
《蘇州日報》2025年10月27日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