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9999丨97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丨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丨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丨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地址

返回管委會首頁
繁體 |English |日語 |無障礙 |關懷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書寫綠色發展“園區答卷”

從零碳園區到ESG生態,一場“光合作用”的創新實踐正在這里發生

時間: 2025-09-13 10:27 |來源: |瀏覽量:|字號:

30多年前,蘇州工業園區還是一片阡陌水鄉;30多年后,這里不僅創造了三個“超萬億”的經濟奇跡,還把能耗、碳排放強度壓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從阡陌水鄉到創新之城,園區將生態優先的基因深植發展血脈,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探索近零碳園區建設路徑,把環境價值轉化為經濟收益

在園區東側,占地728畝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內,一排排光伏板架設在污水處理池上方,陽光下的藍色矩陣與池中水相映成輝。這里是蘇州規模最大的“光伏+污水處理”項目。

每天處理三十萬噸污水、上千噸餐廚垃圾和污泥,卻幾乎聞不到異味。秘訣在于“一物降一物”的循環鏈:污泥利用熱電廠余熱蒸汽干化后送入熱電廠焚燒,干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再回到污水廠,餐廚垃圾厭氧發酵產生生物天然氣,注入城市燃氣管網……這套“七連環”做法今年被生態環境部選為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是蘇州唯一入選的區級層面案例。

循環經濟產業園像一塊“零碳積木”,拼出了園區的近零碳“大拼圖”。

近年來,園區積極探索近零碳園區建設路徑,結合片區功能特點,前瞻性打造了蘇州循環經濟產業園等五個近零碳產業園,涉及商務樓宇、工業企業、物流園區等多個應用場景,由區域試點帶動園區整體近零碳轉型。

這樣的實踐,正是園區系統推進綠色轉型的一個縮影。以建設碳達峰試點園區為目標,園區成立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積極推進能耗雙控工作,構建“1+1+N”政策體系。2023年,園區獲評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發布了《國家碳達峰試點(蘇州工業園區)實施方案》,提出了執行“以產控碳、以碳優產、以新降碳、全社會低碳”的方針策略。

近年來,園區加快綠色轉型,探索發展新方式。2022年11月,園區搭建全國首個區域性市場化自愿減排交易服務體系——蘇州碳普惠服務體系,為區域綠色低碳轉型奠定關鍵基礎。體系運行三年來,累計開發碳減排量超35萬噸,完成碳交易超14萬噸,服務企業超500家,將企業減排環境價值轉化為經濟收益,交易規模居長三角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運營企業之一,中新綠色能源(蘇州)有限公司就在碳普惠智能服務平臺賣出碳資產3704噸。

從一塊塑料到全鏈減碳,企業“碳”路實踐匯聚綠色轉型合力

園區宏觀層面的近零碳綠色布局下,企業的零碳實踐也是園區綠色轉型的微觀動力。

在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振明給記者展現了一份“塑料賬”:2024年減塑量超過160噸,塑膠中和率達83%,目標是2030年達成塑膠中和。

郭振明說:“以往一次性塑料包材層層疊疊,現在通過優化包裝方案、減薄包裝材料、包裝最大化、工藝改善等途徑,大大減少了塑料包材的使用。明年企業的30周年紀念日,員工將穿上統一發放的福利服,布料正是由生產環節的廢棄塑料膜回收再制而成。”

在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每小時就有上萬包奶盒包裝從這里產出。相關負責人介紹,其生產過程中使用100%可再生電力,并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例,結合智慧能源平臺動態預警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多維度節能降碳。從研發到采購生產再到回收,康美包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到整個包裝的全生命周期,以小包裝書寫大故事。

園區經發委副調研員陳霞告訴記者,目前園區超150家企業獲評綠色制造體系榮譽,19家企業獲評蘇州市(近)零碳工廠。

為幫助企業節能降碳,園區積極梳理重點用能企業信息,建立一企一檔,按照基礎—提升—領先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開展節能診斷、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創建綠色工廠、探索打造近零碳工廠等工作,創建綠色工廠培育,對培育企業進行上門輔導。

此外,鼓勵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組織企業開展節能診斷,發掘企業節能潛力;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提高綠色技改項目補貼比例,支持企業落實改造計劃;同時積極搭建綠色發展交流平臺,圍繞“雙碳”技術路徑定期舉辦專題培訓、供需對接、經驗分享等活動,近兩年已舉辦30余場活動,參與規模超2000人次。

以ESG生態引領綠色變革,書寫制度構建到產業協同的零碳實踐

企業零碳轉型的“點”上突破,離不開園區“面”上的制度創新和生態培育。

園區把ESG寫入發展內核,積極探索ESG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圍繞ESG應用實踐,園區全力打造一個創新載體、制定一套指標體系、發布一個區域發展白皮書、推出一批優秀案例、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全國ESG發展的標桿地區。

如今,園區已經建成全國首個ESG產業專業載體,吸引GRESB、中誠信、畢馬威等70余家頂尖機構入駐,覆蓋咨詢、金融、認證等全鏈條業態,至今服務上市企業超600家,同時依托ESG聯盟開展能力共建,構建出活力涌動的ESG創新生態;

率先發布全國首個區域ESG白皮書《蘇州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環境、社會、治理)白皮書》;提請立項全國首個經濟開發區ESG評價通則《經濟開發區環境、社會、治理(ESG)評價通則》;

率先建立區域ESG數字服務平臺。全國首創的ESG數智平臺如同一位“AI管家”,為企業提供“自診斷+一鍵出報告”服務,服務企業超200家,實現上市公司全覆蓋;

建立全國首個“可持續金融信息鑒證與掛鉤貸體系”,成功落地多筆可持續掛鉤貸款,實現“ESG平臺—鑒證—融資”全閉環服務。剛剛成立的ESG綠色獨角獸產業基金規模達5億元,全力支持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和全球化發展,助力打造以“ESG與培育獨角獸企業”雙輪驅動為鮮明特色的產業投資生態。

從一個真金白銀的產業發展促進舉措,到成立一個資源共享園區ESG聯盟,再到一個完善產業生態的創新載體……園區正全方位建設國內一流的ESG產業創新集聚區。

從污水池上的光伏,到一塊塑料的循環,再到全域ESG生態,園區把“近零碳”寫進了產業日常,也在用可復制、可推廣的“園區標準”,為中國式現代化增添更多綠色注腳。

蘇報駐園區記者 肖瑤

《蘇州日報》2025年09月13日A01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普陀区| 常宁市| 厦门市| 德州市| 汤阴县| 通州区| 化州市| 舞阳县| 宁化县| 怀柔区| 商南县| 临朐县| 岱山县| 化州市| 西宁市| 富平县| 绵阳市| 军事| 沛县| 象山县| 修水县| 固始县| 滨海县| 华安县| 措美县| 湘乡市| 白河县| 宿松县| 蒙阴县| 东乌| 安徽省| 四会市| 洛扎县| 平昌县| 龙门县| 惠州市| 澳门| 元阳县| 维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