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蘇報小記者非遺夏令營在蘇州工業園區房產超市開營,首場活動帶來香山幫古建營造非遺課程,30組小記者現場搭建傳統蘇式民居。當天,蘇報小記者社會實踐基地揭牌,今后,園區房產超市將成為小記者們的常態化活動場地。
江南水鄉傳統的三開間木結構民居通常高6米,開間4米,進深8米。下午2點,房產超市地面已預留“地基”——等比例縮小一半,便于孩子們施展拳腳。一旁擺滿了“零件”:石鼓墩、大梁、椽子、柵格……就等著孩子們使出“搭積木”的勁頭親手建造一座民居。在徒弟敬茶、師傅贈弟子規等簡短的儀式之后,小記者們期待已久的香山幫古建營造非遺課程正式開始。“大家外面看到的很多古建筑,和我們香山幫的工藝是一模一樣的,中國人在幾千年以前就是這么蓋房子的,這是我們中國古人的智慧。”勤勞的匠人一邊講解古建基礎知識,一邊示范介紹榫卯結構。小記者們眼神中滿是動手的期待,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后躍躍欲試。
孩子們分成四組,有的登上腳手架,有的在地上操作。在匠人安排下,孩子們先熟悉自己需要“上手”的古建筑構件,然后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搭建。“啪嗒”“梆梆”……榫卯拼接、榔頭敲擊的聲音清脆有力,孩子們造房子干勁十足。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師徒齊心協力,終于完成古建結構搭建,即將迎來隆重的上梁儀式。幾個孩子在師傅協助下,登上中間腳手架,鄭重地抬起大梁,架設在屋頂結構正中間,反復調整到位后,以榫卯結構固定,最終一座蘇式建筑初現雛形。
“上梁大吉!”在一片歡呼聲中,貼對聯、放炮仗、撒喜糖的小儀式也得以還原。孩子們親身體驗了這一傳承千年的建筑禮俗,個個笑靨如花。“我親手搭建了古建筑,非常有成就感,還了解到英國人1500年前才會造這種裝配式建筑,我為我們的華夏文明自豪。”即將升入六年級的小記者陸琰非常興奮。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房產超市的服務不止于‘房’,更融入‘人’的需求、‘城’的溫度,為園區的人文繁榮與民生幸福貢獻一份堅實力量。”園區房產超市館長沈國帥介紹,位于國際博覽中心G館的園區房產超市,是政府主導、協會搭臺、企業參與的一站式房產交易新平臺,為購房者提供房產交易、不動產登記、稅務等服務,實現“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助力園區樓市穩健發展。
小記者非遺夏令營第二場將于7月20日下午2點在園區房產超市舉行,由蘇派盆景造型技藝非遺傳承人毛鳳偉現場教學,帶領小記者們體驗蘇州園林的“四個講究”,即講究布局、講究意境、講究自然、講究和諧,通過觀察與制作,深入了解蘇派盆景的文化特色和審美要點,以及文竹、土壤、苔蘚、紫砂盤的選用與搭配。活動結束后,大家可以把親手制作的盆景帶回家。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記者 陳燕
《姑蘇晚報》2025年07月14日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