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要來回跑好幾個部門,沒想到進這一扇門,這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綜治中心,居民們的一聲聲感慨正是這里工作成效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斜塘街道扎實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系統集成”打破條塊壁壘,以“韌性治理”筑牢平安根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從“被動處置”向“主動創安”轉變,真正實現群眾“只進一扇門,化解萬家憂”。

整合資源強基礎,打造解紛“前沿陣地”
“過去老百姓遇到矛盾,常常不知道‘該找誰’,現在只要認準綜治中心就行?!?/font>在斜塘街道,這已成為群眾的普遍共識。街道以綜治中心為樞紐,深度融合司法、信訪、網格管理、公共法律服務等職能,設立5個“全科服務窗口”,通過“常駐、輪駐、隨駐”模式整合多方資源,讓群眾訴求“一站辦理”。中心創新推行的“四單制”(中心接單、平臺派單、部門領單、群眾評單),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數據和服務內部高效流轉,確保訴求全程可溯、責任到人。今年以來,中心已受理群眾訴求267批次,化解率和滿意率均超98%。

此外,中心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資源,聯動屬地派出所打造“公調對接法治實訓基地”,推動“三調聯動”從“形式結合”向“實質協同”深化,今年以來,實訓調解員已參與化解疑難糾紛超120余起。
巡回調解織密網,延伸服務“神經末梢”
樓上漏水,房主卻長期聯系不上,真是愁死人!”今年4月,海德社區居民羅某某因房屋漏水問題求助社區調委會,調解一度陷入僵局。街道巡回調解小組及時介入,這支由法律顧問、資深調解員、物業專家組成的隊伍,采取“背對背”溝通方式,最終促成雙方達成階梯式賠付協議。今年,斜塘街道積極響應上級部署探索建立巡回調解工作機制,組建“分片區、分領域”動態管理的專業隊伍,確保“專業適配、隨需而動”。

為提升專業性,中心扎實推進骨干調解員培育計劃,通過區街聯動、案例研討、跟班實訓等方式,讓專業人才成為巡回調解的堅實支撐。巡回調解不是簡單“走過場”,而是帶著專業力量下沉,及時響應、主動出擊,今年以來已有17件糾紛通過巡回調解得到妥善化解。此外,依托中心“融訴驛站”與法院建立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巡回調解還實現了“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分層過濾。在社區一起空調外機侵權糾紛中,一方當事人拒不配合,社區調解員及時引導訴前調解力量介入,最終幫助當事人成功維權,展現了多元解紛的實效。

創新機制提質效,打造特色“服務品牌”
在中心“和塘悅家”調解室里,居民張某哽咽道出心中委屈:她與再婚丈夫因婚前房產歸屬問題產生信任危機,婚姻亮起紅燈。調解員沒有急于說教,而是請來心理咨詢師協助開展心理疏導,同時邀請法律顧問厘清財產關系。經過數次溝通,張某丈夫終于意識到家庭關系需要平衡,主動提出要增強張某在家庭中的安全感,一場婚姻危機悄然化解。

“我們不僅要把矛盾化解,更要化解到群眾心坎上。”在這一理念驅動下,中心創新打造“和塘悅色”調解品牌體系,設立“悅家”“悅戎”“悅新”等特色調解室,精準聚焦家事、退役軍人、新就業群體等多元訴求,提供專業化、個性化調解服務。“悅家”引入專業團隊,從情感與法律層面雙管齊下;“悅新”邀請平臺代表參與,以“同行解同行”的方式提升調解效能……這些特色調解室,讓普通的調解工作升華為精準、高效、有溫度的靶向服務,大大提升了矛盾糾紛化解的成功率和群眾滿意度。
智慧賦能增效能,筑牢風險“防控屏障”
現代化治理離不開智慧支撐。街道依托“善治斜塘”數字化平臺,實時感知人、房、車、事等要素動態,為風險防控裝上“火眼金睛”。而依托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的街道社會穩定風險合成處置專班,則通過對平臺匯聚信息的動態評估,常態化開展分析研判,精準識別風險隱患。

今年以來,中心通過“平臺預警+專班研判”協同機制,已研判重點事項超120項,敏銳捕捉新建樓盤交付等矛盾高發點,精準啟動“未訴先辦”,組織職能部門提前介入,成功將一批潛在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穩”,數字賦能正推動基層治理實現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防控”的深刻轉變,讓風險防范更精準、平安根基更牢固。
實干為民踐初心,擦亮善治“民生底色”
高效賦能“一扇門”,最終目的是溫情化解“萬家憂”。綜治中心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平臺,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放在心上。面對一起長達20年的動遷積案,中心工作人員歷時兩年,走訪歷任經辦人,調取歷史資料,通過聽證會促成共識,最終消融了當事人心中的堅冰。

如今,斜塘街道已構建起以街道綜治中心為核心樞紐,縱向貫通38個社區級綜治中心,嵌入“融訴驛站”“立法聯系點”等N個微服務節點的“1+38+N”全域服務網絡;400余名網格員穿梭在大街小巷,“10分鐘解憂圈”基本形成。今年以來,街道及社區綜治中心已累計化解矛盾糾紛3040余件,調解成功率超98%。這扇“門”已成為紓困解紛的“主陣地”,用實效贏得了百姓好口碑。
下一步,斜塘街道將立足更高站位持續深化綜治中心建設,在優化機制、提升效能上探索新路徑,推動基層治理從“有效解紛”向“高效善治”邁進,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編輯 伍靜
2025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