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新蘇社區聯動學校及社會資源,組織開展多場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內容涵蓋科技制作、早期教育、非遺體驗等多個主題,豐富社區兒童課余生活的同時,有力推動了“家校社”三方協同育人機制的落地實踐。

科技筑夢,親子共創飛行之旅
在“夢之翼”科技社團活動中,星港學校“紅色管家”志愿者蔣宏、薛堅宏老師走進社區,帶領親子家庭開展3D艙身橡筋動力飛機模型制作活動。活動中,蔣老師首先講解了飛機模型的結構及其飛行原理,并親自示范了制作步驟。隨后,孩子們在家長和“五老”志愿者的陪伴下,動手組裝并調試模型,學習通過調整機翼與尾翼以探索不同的飛行姿態,在實踐中感受空氣動力學的奧妙。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也增進了親子間的協作與溝通。

幼兒早教,家園共育暖童心
蘇安幼兒園新蘇苑分園的教師團隊走進社區,面向0-3歲嬰幼兒家庭開展親子早教活動。活動以“HELLO時間”“美工時間”“生活時間”“游戲時間”和“分別時光”為主線,融合《HELLO歌》歡迎游戲、“秋梨”手工貼畫、“小羊小羊上山坡”互動游戲等環節,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本次活動讓專業早教真正“走進社區、貼近家庭”,實現了資源下沉與家園共育的有效銜接。

非遺傳承,親子共制檀香扇
在“檀香扇燙花親子共創活動”中,家長與孩子一同走進蘇州如意檀香扇工坊,沉浸式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孩子們欣賞大師作品、觀摩燙花工藝演示、了解傳統制扇流程,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參與燙花創作。活動將非遺文化融入親子互動,既增強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也促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與共創樂趣。
本次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有效整合學校資源、引入專業師資、拓展社區平臺,構建起開放融合的成長支持網,充分體現了社區在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上的探索與實踐。下一步,新蘇社區將繼續優化“家校社”協同機制,開展更多符合兒童成長需求、貼近家庭實際的優質活動,為社區兒童的全面成長注入持續動力。
編輯 沈淑婷
2025年1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