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你去上課嗎?”這句簡單的問候成了最近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青年之間心照不宣的“接頭暗號”。走出辦公室的年輕人不再徑直回家,而是帶著期待走進“小青葑”青年夜校,開啟下班后的“上學”模式。
自10月啟動以來,婁葑街道“小青葑”青年夜校憑借精準對接青年需求的課程與活躍的社交氛圍,迅速成為轄區青年群體提升自我、拓展社交的重要平臺。
需求精準對接 課程設置“對胃口”
開辦青年夜校,首先就要精準把握當代青年的生活需求。前期,婁葑街道團工委攜手街道總工會面向轄區青年開展問卷調查、召開青年議事會,發現“解壓運動”“社交互動”是青年朋友最關注的方向。最終,夜校確定羽毛球、花藝、搏擊操三大核心課程,并在青年閑暇時間開設瑜伽、油畫、爵士舞等特色課程,全方位滿足青年多元興趣。
羽毛球課程針對專為久坐辦公人群設計,實現科學健身;花藝班滿足青年對精神生活品質的追求,治愈又出片;搏擊操課程融合有氧與力量訓練,成為釋放壓力的有效渠道。

除課程設置滿足青年需求外,夜校在場地的選擇上也充分考慮了青年的通勤便利,將課程搬到社區青年之家、周邊商圈,讓青年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感興趣的優質服務,極大提升了參與的便捷性與生活的幸福感。
社交賦能成長 拓展青年“朋友圈”
如今的青年夜校,不僅是學技能的地方,更是拓展社交、融入城市的重要橋梁。在羽毛球課上,一位從泰州來的學員分享道:“剛來蘇州工作不久,想多交朋友。現在除了上課,周末還會約球,夜校讓我慢慢融入了這座城市。”

在這里,課堂是結識志同道合伙伴的起點,學習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街道通過共同的興趣將“個人探索”轉變為“群體共融”,讓每一位青年在獲得歸屬感的同時,也為構建活力包容的青年發展型社區注入了實實在在的城市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青年享受到夜校的優質課程,“小青葑”青年夜校推出了兩大暖心福利,并以此為紐帶,邀請青年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在公益補貼方面,針對社區困境家庭青年、“兩新”群體青年,只需提供社區開具的困境證明或工作證明,審核通過后即可享受0元上課福利;在志愿積分方面,轄區青年可通過社區報名參與政策宣傳、社區清潔等志愿服務,攢夠3小時即可兌換1節夜校課程。目前,已有2名學員,通過兌換免費參與了本次課程。
青年夜校是落實青年發展規劃、優化青年成長環境的重要舉措。未來,婁葑街道團工委將致力于構建更立體、更多元的課程體系,滿足青年從興趣培養到職業發展的全方位需求,鼓勵學員從“參與者”轉變為“共建者”,為社區治理、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注入蓬勃青春活力。
編輯 婁小軒
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