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回應居民需求、做實社區治理,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林泉社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深化“黨建引領、居民參與”治理理念,構建“回應式治理”新模式,持續擦亮轄區居民的幸福底色。

摸清需求精準施策,錨定基層治理航向
為切實掌握轄區芭菲文緣、MBA公寓居民的生活所需與精神所盼,林泉社區黨支部主動擔當“牽頭者”,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的行動自覺,聯動芭菲公寓、獨墅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構建三方協同機制,深入開展居民需求專項調研工作。調研過程中,兩類核心訴求逐漸清晰,公寓內家庭戶居民普遍反饋鄰里互動少、社區歸屬感弱,日常交流局限于樓道偶遇,缺乏深度聯結;作為居住主力的青年群體,雖對傳統節日文化抱有濃厚興趣,卻常因工作節奏快、閑暇時間碎片化,難以系統了解和參與節日活動。經系統梳理與深度分析,社區積極建立“為民服務”清單,“豐富節日文化體驗”“搭建鄰里互動平臺”“引導青年傳承傳統文化”三大需求成為社區服務的“靶心”,為后續治理實踐明確了清晰方向,推動基層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回應”轉變。

文化沁潤林泉里,鄰里共筑溫情家
作為居民構成多元的集宿區社區,林泉社區黨支部始終秉持以文化為紐帶,著力構建多元一體的溫情文化治理體系,緊密聯結居民情感、凝聚社區共識。近期,林泉社區攜手中共蘇州獨墅湖科教發展有限公司第二支部委員會、獨墅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芭菲公寓舉辦的蘇式糕點制作活動,這正是社區文化治理的生動縮影。居民通過親手揉面、制坯、塑形,不僅直觀觸摸到傳統文化的溫度,更感受到了蘇式糕點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此外,紅色管家志愿者帶著親手做的糕點上門慰問公寓中的居民,用貼心服務拉近鄰里距離。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互動中,大家從社區的“旁觀者”變身“參與者”,“近鄰黨建”也逐步化為家門口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場景,不僅化解了集宿區“物理聚居易、情感共生難”的治理痛點,更激活了社區鄰里的“共同體”意識,讓文化治理真正成為凝聚人心、推動社區發展的強大力量。

精細協同聚合力,民生治理雙提升
近期,林泉社區依托“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機制,通過精準對接訴求、整合治理資源、聯動多方力量,一場聚焦效能提升的社區協同治理行動正有序展開。垃圾分類工作中,城管、社區網格員、物業并肩駐守點位,聯合核查標識、明確整改標準。這種“繡花式”協作不僅夯實垃圾分類基礎、提升效率,更升級社區環境治理精細化水平,為居民營造整潔投放環境。沿街治理方面,雙方按需定制商戶外擺方案,商戶向物業簡易申請即可合規經營,兼顧經營需求與街區秩序。同時,社區聯動物業開展“門前清”監督,商戶主動清掃碎屑,物業巡查補位,實現“便民經營”與“街區整潔”雙贏。如今,社區垃圾分類點窗明桶凈、居民投放有序,沿街經營區規范整潔。這種協同模式既夯實社區民生根基,又為社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繪就民生環境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的和諧圖景。
未來,斜塘街道林泉社區將繼續深化“海棠紅·幸福里”建設,積極探索踐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近鄰模式”,持續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 喬玥 朱晶晶 李嘉宇
2025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