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始終聚焦居民需求,統籌推動轄區各社區從空間煥新、服務提質、社群激活等維度發力,持續夯實民生福祉根基。作為街道基層治理實踐的生動縮影,懸珠社區緊跟街道部署,以民生需求為核心,通過場地改造、環境優化、精準服務三大舉措,將居民的“心愿單”逐步轉化為“幸福單”。
場地煥新 打造有人氣的社區
“活動區真不錯,既能陪著孩子看書,也能和老友們閑話家常?!痹跓ㄈ灰恍碌狞h群服務中心,居民顧阿姨開心地表示,升級后的變化讓大家更喜歡來社區了。
誰能想到這里曾經設施陳舊,功能分區模糊,成為社區里居民不愛來的“閑置地”。為了盤活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居民愿來、愛來的人氣場所,懸珠社區社工運用鐵腳板一次次走訪場地,記錄每個角落的使用情況,在工作日志上畫出了使用動態線,確保每一寸場地都能發揮最大價值。
場地如何布局?居民最有發言權。社區組織居民代表開展民主懇談會,與居民面對面、點對點溝通交流,一點一點打磨設計方案,將“民意民智”轉化為“規劃圖紙”。經過8個月施工改造,規劃后的黨群服務中心布局上有了更多變化,打造了共享活動室、調解室等多個配置齊全的功能區;日間照料中心從原來僅40平方米擴大到近100平方米,新增了康復訓練區和閱覽角。
值得一提的是,轄區商業街外立面在此次改造中也換了“新裝”,改變了之前的外墻臟亂、褪色、破損的面貌,提升了美觀度和整潔度,同時還引進便利店和連鎖藥店,讓居民近享便利生活。居民王阿姨說:“現在取快遞、買藥、交費,下樓走幾步就能解決,真是方便多了。”
宜居家園 構建有活力的社群
為優化社區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家園,社區聯合物業和警務室人員,定期對車庫、樓道、安全通道、小區群租房開展“回頭看”行動,對亂堆亂放雜物進行清查,暢通“生命通道”,提升小區整體居住環境,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小區綠化有點少,是否考慮增加一些綠植,推窗就能見呀?”居民們提出訴求,希望生活在“森呼吸”的小區里,出門就能近享“20分鐘公園效應”。
為實現居民“微心愿”,社區組織志愿者推動共享花圃建設。去年春天,社區聯合物業進行多方勘察,將懸珠花園西區東南角荒地進行清理、平整和開墾,發動熱心居民一起播撒花籽、種植花木。為實現共享花圃常態化管理,懸珠社區組建了一支由志愿者、物業人員、熱心居民、青少年等15人組成的“養花團隊”,組織居民輪流擔任“花圃主理人”,實行“兩周輪值”制,激發居民自治活力。如今,在這支團隊的精心呵護下,共享花圃里月季、繡球次第開放,成為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居民拍照打卡的“網紅點”。
守護美好 打造有溫度的社區
為給轄區困境兒童出一份力,懸珠社區自2022年起聯合共建單位谷輪環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為困難家庭兒童提供24人次的教育資助,這份“善行”也帶動了更多的居民關注困境群體,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不僅如此,社區還進一步協調資源,邀請校外機構為孩子們開設興趣班,組織他們參加手工、繪畫、朗誦等活動。困境兒童陽陽(化名),在參加了社區舉辦的“小小主持人”訓練營后,漸漸變得開朗大方,還交到了朋友。
從場地“煥新顏”到社群“添活力”,懸珠社區用一個個務實舉措,把居民的“心愿單”變成了“幸福單”。接下來,社區將繼續傾聽居民心聲,持續優化社區環境與服務,讓“宜居、宜業、宜樂”的幸福圖景不斷延伸。
編輯 夷亭軒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