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社區有了暖心服務點,我們送單間隙終于有了休息的地方,充電、喝水不再犯難。”一位每天穿梭在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涇上社區的外賣小哥感慨道。涇上社區通過打造新業態群體友好小區,提供一系列貼心服務,引導“城市奔跑者”反哺社區,形成服務與回饋的良性循環。
暖心設施,解決急難愁盼
涇上社區聚焦新業態群體最迫切的需求,設立功能完善的暖心服務點,配備休息座椅、飲用水、充電設備、無線網絡、急救藥箱等基礎服務設施,為奔波勞碌的網約配送員、快遞員提供了一個“加油充電”的溫馨港灣。針對“停車難、充電難”問題,社區科學規劃,設置專屬停車位和充電樁,響應需求增設快遞豐巢柜,確保新業態群體在工作生活中享受實實在在的便利。

賦能成長,促進全面融入
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涇上社區致力于提升新就業群體的綜合素質和融入感。社區定期組織開展法治學習、反詐防騙宣傳等系列宣教活動,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立足群體需求,社區聯動各方資源,提供家電維修、愛心縫補、親子課堂等多樣化便民服務。同時,通過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系列活動,定期為他們送上貼心慰問品,切實提升新業態群體歸屬感和幸福感。

反哺社區,激發治理活力
涇上社區的友好不僅體現在單向服務,更重在構建雙向奔赴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以服務促治理,引導新業態群體反哺基層治理。將騎手小哥納入“花園志愿者”隊伍,利用空閑時間幫忙維修花園公共設施設備;發揮群體走街串巷的職業優勢,成為社區善治“移動探頭”,隨手上報安全隱患。組織有“一技之長”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積極參與社區公益便民服務,為居民免費理發,將個人才能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踐行動。

服務一群人,溫暖一座城。涇上社區將繼續深化友好社區建設,通過雙向服務機制,為新業態群體筑起溫暖港灣,吸引更多新業態群體參與社區治理,真正實現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再到“主人翁”的轉變,共筑溫馨家園。
編輯 陳琦
2025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