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新能源、綠色能源發展風口,蘇州自貿片區正立足能源利用、產業優化、城市治理等領域,加速能源綠色轉型集成創新,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今年5月,片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踐”入選國家能源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匯編》,全省僅3例。
強化頂層設計 引領逐綠前行
一直以來,蘇州自貿片區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圍繞“雙碳”目標,積極“碳”索未來,逐綠前行。
片區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積極申報并獲批創建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首批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園區、首批國家綠色園區、國家能源局首批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地區等試點,明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鮮明導向;積極探索制度創新,建成全國首個市場化碳普惠交易體系,運營全國“一對多”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交易試點項目等,為園區能源轉型探索新路徑。
與此同時,園區先后出臺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多項務實舉措,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力度推進全區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推進充換電設施科學布局和有序建設,切實讓政策引導與落地應用有機銜接。目前,園區已基本形成“光伏-儲能-充電樁-天然氣分布式”區域能源互聯網絡,通過建設能源中心、集中供冷供熱項目等綜合能源項目,進一步優化能源供給。
截至目前,區內累計并網容量388兆瓦,建成充電站386個,充電樁超3600個。
精準企業服務 推動綠色轉型
聚焦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園區緊密結合區域實際,引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構建由6個重點產業集群和23條重點產業鏈組成的“623”產業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化和綠色低碳產業化,努力探索產業發展和降碳減污雙贏的新路徑。
產業的綠色轉型,企業是主體。園區從企業端發力,建立“一企一檔”,開展能效碳效評價,構建“基礎-提升-領先”的梯級管理模式,制定分級分類節能舉措以推進企業提檔升級;同時設立節能低碳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分布式光伏建設、節能技改、實施循環化改造、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線上線下并進,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供需對接、經驗分享交流等活動,以專業化培訓指導服務企業綠色建設;建立“綠色工廠”培育庫,采取“廣泛開展培訓、專家精準指導”方式,指導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建設。
截至目前,園區已有21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制造體系,46家入選省級綠色工廠,8家入選市級“近零碳”工廠,1家企業入選市級“零碳”工廠。
提升城市治理 加速綠色發展
在園區東南部,一個以“污水處理-污泥處理-餐廚及園林綠化垃圾處理-熱電聯產-沼氣利用”為核心,各環境基礎設施間有機互聯、互為能量和原料提供者的循環經濟產業園正為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示范。
城市治理是一項綜合、系統性工作。除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園區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更多可能。月亮灣區域集中供冷供熱項目是國內較早的大型區域非電空調集中供冷項目之一,通過熱電聯產的余熱蒸汽,為區域集中供熱。
聚焦綠色發展,園區全面推廣綠色建筑,并積極推動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和低碳管理。中新綠色數碼港將通過環保材料投入、能源循環利用、智慧化管理等方式,形成載體在區域的凈零碳示范。此外,園區還積極構建綠色高效的交通體系。目前園區公交100%使用新能源汽車,并建成多種類型的換乘樞紐,大大方便市民游客綠色出行。
編輯 顧雅芳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