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9999丨97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丨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丨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丨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地址

[打印頁面][關閉頁面][字號:]

納博會:“最小尺度”的科技革命

時間:2025-10-28 20:47|來源:|瀏覽量:

金雞湖畔,一場關于“最小尺度”的科技革命,正驅動著一個區域經濟的巨大跨越。

10月2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蘇州開幕。2.5萬平方米展區、605場前沿報告、450余個展位,匯聚了全球納米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見證了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從2006年引進中國科學院納米所開啟“一粒米的追光”,到如今躋身“全球五大納米產業集聚區”,蘇州工業園區用20年時間,培育出一個年產值近2000億元的納米技術產業集群,形成了“小納米、大產業”的生動局面。

全球舞臺:納博會的十五載進階之路

本屆納博會聚焦微納制造、第三代半導體、納米大健康等熱門領域,創新性融合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展現出納米技術強大的滲透性和融合性。展會設置了8大特色專區,首次設立具身感知、MEMS制造、先進電子材料以及材料制備等專區,體現了納米技術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納博會自2010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全球納米產業領域極具權威性、影響力的國際性展會。15年來,納博會累計邀請150余位院士智慧分享、7900多家企業精彩亮相、超過15萬名嘉賓共話合作,從單一展會構建起“展、會、賽、獎、發布”五位一體的產業生態平臺。

“納博會已成為全球納米技術領域碰撞前沿觀點最包容的朋友圈、比拼技術產品最開放的競技場和企業首發首展最重要的大舞臺。”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表示,本屆納博會匯聚了國內外頂級專家、領軍企業和高端人才,規模再創新高,影響持續擴大。

產業深耕:從零起步到全球集聚區的二十年征程

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的崛起,源于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持之以恒的產業培育。2006年,蘇州工業園區以前瞻視野引進中國科學院納米所,開啟了納米技術產業的系統布局。隨后,園區打造了納米城這一專業載體,出臺了納米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納米三年雙倍增計劃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蘇州工業園區構建了全方位的產業支撐體系。在平臺建設方面,建成了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空天信息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在人才引進方面,實施了金雞湖人才計劃,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梯度培育體系;在產業生態方面,實現了“服務不出蘇州工業園區”“半徑百公里完成配套”的高效產業配套環境。

經過20年深耕,蘇州工業園區已集聚納米技術相關企業超1500家,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規上企業298家、高新技術企業237家、上市企業12家,引進國家級人才40人、省級人才68人。2024年,園區納米技術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1975.1億元,成為國內納米產業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區域,納米新材料產業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

創新突破:從技術追趕到產業引領的重大成果

在本屆納博會開幕式上,一系列重大成果發布彰顯了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的創新能級和行業影響力。

2025年MEMS前沿技術研究報告發布,明確了MEMS技術前沿方向,統一了性能指標與測試標準。中國機械總院雁棲湖基礎制造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肖承翔表示,這份報告將助力國產器件在高端裝備領域實現突破,為MEMS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指引。

納米新材料國家標準成果發布是另一個亮點。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葛廣路指出:“標準引領產業,創新驅動未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蘇州科研機構和科創企業深入參與了納米新材料的國家級標準的制定,為解決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代半導體裝備國產化研發聯盟成果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主任郝躍表示,第三代半導體國產裝備實現核心設備自主可控,打破國際壟斷,將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5G基站等關鍵領域國產替代,助力“雙碳”目標加快實現。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家級納米新材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正式揭牌。這是全國納米技術應用領域唯一、同時也是蘇州市唯一獲批的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該中心的成立,既是落實商務部《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深化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若干措施》的具體行動,更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將為納米新材料產業提供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助力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人才引領:從項目集聚到生態優化的創新實踐

在納博會開幕式上,“2025金雞湖納米科技領軍人才落戶項目授牌儀式”成為關注焦點。這項儀式見證了蘇州工業園區“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的獨特人才生態的豐碩成果。

蘇州工業園區構建了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育體系。目前,蘇州工業園區集聚各級領軍人才超過3000人、產業高層次人才約6.7萬人,為園區貢獻了60%的上市企業、70%的上市創新藥和90%的獨角獸及準獨角獸企業。這種“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成為園區納米產業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與此同時,“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也在開幕式上舉行。這項大賽作為納博會的專業賽事,始終聚焦納米技術前沿,集聚優質項目資源,助力納米產業發展。本屆大賽延續了“地區賽+行業賽+總決賽”模式,在北京、西安、合肥、蘇州等地設置6場預選賽,吸引了來自全國范圍的眾多優質項目和創業精英,有效激發了創新創業的活力。

未來布局:從產業高地到創新策源地的戰略躍升

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正在謀劃納米產業的新一輪戰略躍升。

原子級制造作為制造技術的“終極形態”,成為本屆納博會最具前瞻性的議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研究員張珽解釋道:“在超凈間里,分百級、千級、萬級,但是到了原子尺度的時候,空氣中的水、氧等對原子級的材料影響非常大。所以這個時候,在超高真空下做材料的創制,就可以達到原子級的材料調控,缺陷控制和材料表界面的控制可以達到材料和芯片無與倫比的性能,比如說超高的算力、檢測的精度,以及超低的功耗等等。”

納米技術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代表著另一個重要方向。樂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交付工程師瞿夢溪展示了全尺寸具身人形機器人“夸父”的應用場景:“現在使用比較多的場景是展廳的導覽,另外是在一些工業場景里搬箱子、分揀的demo演示,它里面的很多傳感器使用到納米一些技術,得以更加靈活智能。”

此次大會還全新打造了以“新材料、具身機器人、消費產品”為主題的納博會供需對接會,推動納米技術與現實場景的深度融合發展。這種“需求方出題、供給方答r題”的互動機制,有效促進信息流通與資源精準匹配,為供需兩端破解信息壁壘,激活產業協同新動能。

開放共贏:從本土深耕到全球網絡的協同創新

蘇州工業園區的納米產業生態不僅深耕本土,更積極構建全球創新網絡,融入國際創新體系。

納博會期間,“創新無界:香港NAMI與蘇州共筑材料未來”科技成果推介會在蘇州納米城舉行。香港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行政總裁馮振宇透露,研發院計劃于年底前在蘇州設立業務代表處,將其打造為服務本地、輻射長三角的落地樞紐。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強化蘇州在全球納米材料創新網絡中的節點地位。

國際合作已成為納博會的鮮明特色。法國Yole集團傳感與成像業務負責人熱羅姆·穆利表示:“研發機構、產業界、應用端對納米產業發展缺一不可,蘇州的優勢不僅在于這里發展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更在于供應鏈各方之間緊密的合作。”

SEMIMSIG董事保羅·凱里也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在MEMS領域有大量的技術創新,會員公司非常有興趣與本地公司合作,此次大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來面對面交流,有助于打破國際壁壘,促成合作。”

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會長靳曉明在致辭中強調:“作為納博會的重要支持單位,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始終助力搭建國際交流橋梁,期待在協會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深化全球納米領域的協同創新。”這種開放合作的理念,正是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納米新材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的落地,正在為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注入持續動力。

隨著這批重大平臺的建成使用,蘇州工業園區正從“納米技術制造”向“納米技術創新”轉型,從產業集聚區向創新策源地躍升。

“集聚全球的資源到這邊,第一做一個交流的平臺,第二做一個應用成果和技術成果互相融合、轉化和對接的平臺,第三個做一個國際合作的大的交流平臺,未來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做成一個技術交易的平臺。”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梅道出了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的宏偉愿景。

在金雞湖畔這片創新的熱土上,蘇州工業園區正在用“小納米”書寫著中國高科技產業創新的宏大敘事,為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貢獻更多的“園區經驗”和“園區樣本”。蘇園軒

《江蘇經濟網》2025年10月23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都江堰市| 西华县| 通州市| 佛山市| 祁东县| 陵水| 宁阳县| 庐江县| 乌鲁木齐县| 镇远县| 九龙坡区| 宕昌县| 卢龙县| 娱乐| 如皋市| 武宣县| 高邑县| 锡林郭勒盟| 崇文区| 彩票| 石屏县| 天气| 新津县| 太原市| 麻城市| 江源县| 宣威市| 蛟河市| 汨罗市| 巴东县| 阳城县| 高平市| 四子王旗| 马山县| 台北县| 河曲县| 长宁县| 济源市| 天津市|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