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生態環境保護,從來不是單向的理念灌輸,而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綠色共創。在園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黨派,而在生態環保領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美麗中國”行動者。走進“美麗園區我來說”,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故事。
在蘇州工業園區這片創新熱土上,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園區基層委員會以“守護綠水青山”為初心使命,深耕生態環境領域,從化解重大環境隱患到培育全民環保意識,從破解企業轉型痛點到構建綠色發展智庫,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以行動詮釋了民主黨派與時代同頻、與國家發展共振的使命擔當。
回溯往昔,如今高樓林立的陽澄南岸曾是液氨泄漏風險高發的肉聯廠聚集區,安全與環境隱患重重。園區基層委深入實地調研,積極推動婁江北側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從根本上消除重大環境安全隱患。如今,這片土地已蝶變為產城融合的生態示范區,見證著“源頭治理”理念的實踐偉力。除了破解環境風險,農工黨人還將目光投向小微企業危廢處置這一普遍難題。農工黨提出的《建立危險廢物公共服務平臺建議》與園區生態環境局的試點工作緊密配合,創新模式不僅入選生態環境部自貿區改革案例,更為全國中小微企業環保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園區方案”。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民參與,園區基層委充分發揮教育界別黨員優勢,精心打造“生態環境進校園”品牌活動。通過繪本故事、環保主題班會、生態活動等特色活動,構建起“家校社企”協同育人網絡,讓生態環保理念在孩子們心中扎根,培育出新一代環保小衛士,為園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農工黨園區基層委以專業與精細服務助力企業轉型。2023年,基層委在園區工商聯換屆大會開展環保宣教,通過“法律講解+風險警示+經驗分享”模式,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剖析企業環保責任。此外,園區基層委還化身“環保專家”,圍繞法規與技術要點開展培訓,五年累計培訓企業超千次,提升企業污染監控與監測管理水平。這些實踐彰顯了農工黨人“專業賦能發展”成效,以“綠色引擎”推動營商環境升級,讓生態保護與企業成長在協同共進中奏響和諧樂章。
站在新的起點,農工黨園區基層委正聚焦“雙碳”目標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前沿領域,以更精準的調研、更專業的建言、更務實的服務,為園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示范區”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編輯 朱佳琪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