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綜合服務平臺上線活動”舉行。現場,“法人服務總入口”上線,全面構建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綜合服務總平臺”。企業可以通過該入口一鍵直達政務、政策、要素、監管等31個主題專區、100余項“小巧靈”應用。這一平臺的上線標志著蘇州工業園區實現政務服務從“便利化”向“增值化”升級跨越,服務模式從“一網通辦”到“一網通服”創新躍升。
智享云端:全國首個“AI服務總入口”
當政務服務遇見AI,復雜問題變得簡單。該平臺在全國率先打造“AI服務總入口”,首發“1個綜合服務助手+N個專項智能體”的智能服務應用管理框架。無需記住專業術語,企業只需像朋友對話一樣描述需求,DeepSeek大模型迅速解析場景,精準推薦服務方案——找政策、辦手續、配資源,形成“搜”“問”“辦”深度融合服務模式。而且,這些智能體能夠智慧學習,每次使用后都使得系統更懂產業、更懂企業。
同時,平臺全國首創“PersoninEnterprise(PIE)用戶體系”,企業內各角色精準授權,一鍵分配數字身份,財務只見報表、安全員專注監管、HR掌控人力資源——像拼積木一樣搭建協作網,敏感數據不再裸奔。
據了解,蘇州工業園區“法人服務總入口”于2月底開啟公測以來,總瀏覽量已超80萬次,日均訪問人數近2000人。
智匯廳堂:“2355”服務模式打造實體服務新標桿
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探索AI賦能政務服務新場景、新應用,不僅創新構建智能客服生態體系,更推出智能審批、智能填表、智能幫辦、坐席輔助等“智辦”服務,全新推出多屏聯動的“智能窗口”。活動中,園區政務服務數字人“小易”發布“人工智能+政務服務”首批應用。
在市民服務中心,蘇州工業園區打造企業綜合服務專區,創新推出“2355”綜合服務模式,即線上線下2個渠道,面對面、肩并肩、屏連屏3種方式,業務辦理區、會辦區、智辦區、綜窗區、路演直播區5大功能區,覆蓋了政務服務、政策服務、要素服務、監管服務和訴求服務,在基層還有多元融合的企業綜合服務驛站,實現讓企業“進一扇門、辦所有事”,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智聯政企:企業訴求閉環管理
活動中,新一批10名營商環境體驗官正式上崗,覆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新聞媒體等領域。他們將以第一視角“沉浸式”體驗園區政務服務,感受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務“優不優”、體驗“好不好”,為提升政企溝通效能貢獻“金點子”。
一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始終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提升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在積極落實上級場景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出海”“首店開設”等特色場景。今天,蘇州工業園區涉企服務再次升級,各部門圍繞項目開工、科技金融、人才服務、投資創業等領域,推出新一批12項涉企“一件事”場景。截至目前,蘇州工業園區累計上線“一件事”主題107項,企業和居民辦事跑動次數減少80%、材料精簡54%、時間和環節精簡超70%。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鄒小偉說,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持續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推動服務能級更“強”;數智動能更“活”;生態閉環更“優”,讓企業每一條建議都有回應,以更優質的政務營商環境為蘇州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江蘇廣電蘇州中心站/郭彧 吳帆 編輯/俞思瓊
《荔枝新聞》202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