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蘇州工業園區召開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暨青年人才社區建設推進大會,全面推進高水平青年人才集聚區建設,力爭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青年發展高地,推動園區成為青年創業就業的首選地和青年成長成才的理想地。
蘇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祁松,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吳宏,園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孫揚澄、沈磊、陳東安、鄒小偉、潘浩;蘇州大學副校長張正彪、蘇州科技大學副校長溫波、西交利物浦大學副校長丁憶民、常熟理工學院副校長王任、蘇州城市學院副校長吳昌政、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黨委副書記靳興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倪瑞,蘇州市及園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上海、南京等地高校就業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學生代表,園區科研院所、人才企業、創業載體、金融機構嘉賓代表等參加有關活動。
會上重磅發布《園夢未來·蘇州工業園區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2025-2027年)》。《行動計劃》主要目標是,到2027年,園區新增青年人才20萬名以上,新增在蘇高校畢業生園區就業人數3萬名以上。優化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著力為青年人才營造安身、安心、安業的良好氛圍,真正讓園區成為吸引青年、集聚青年、成就青年的創業就業首選地。
根據《行動計劃》,青年人才在園區將享受到從創新創業到生活服務的全方位安居樂業的支持保障,涵蓋就業服務、見習實習、就業保障、創業支持、創新支持、安居保障、子女教育、線上服務等8大方面。對應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分別給予800元/月、1000元/月、1500元/月的安家補貼;對來園區工作并符合條件的應屆博士畢業生給予12萬元生活補貼;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個見習崗位,可按本科生800元/月、研究生1000元/月申請實習補貼,國內“雙一流”高校、世界前100名高校的研究生可提高至2000元/月;應屆畢業生來園區求職可申領最高2000元面試交通補貼;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可申請1000元(博)、900元(碩)、600元(本)每月的“虛擬優租房”補貼;向金雞湖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綜合補貼;新增國資人才公寓5000套間以上、改造提升1.5萬套間存量人才公寓;聚集規模為10億元的“青創基金群”。
一攬子政策著眼青年需求,真金白銀、“硬核”福利保障青年人才創業無憂、安居無憂、前程無憂。在積極引進和培養青年人才的同時,園區也為青年人才的創新創業項目備足了強有力的啟動資金支持。會上,園區“青創基金群”正式設立。元禾控股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作用,牽頭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青年創新創業基金群,包括天使投資、概念驗證基金及新設1億元的青創資金,精準滴灌青年人才科創項目,以實際行動為青年停留筑夢添磚加瓦。首批獲得支持的10個創新創業項目的青年企業家代表,現場領取“青創資金”。
今年,園區創新出臺了人才房票政策,旨在進一步助力青年人才實現安居夢想。政策對在園區連續繳納6個月及以上社保或個稅,且園區內無自有住房的大專及以上人才購買指定房源,按照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學歷,分別提供7、10、15、25萬元的房票補貼。
10位成功享受政策的青年人才代表現場領取房票。自今年1月實施以來,園區已累計發放房票138張,補貼金額1738萬元,合同總額4.9億元,圓了青年人才急迫的“園區安家夢”。
“一港十基地”現場正式授牌。園區將依托獨墅湖青年創新創業港以及10個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獨墅湖青創港、蘇大科技園、西浦創新港、東大科技園、南岸新地、播禾創新中心、星洲孵化器、跨境直播基地、盛禾創新中心、月亮灣文創園、合木孵化),為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注冊、安居落戶、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等全鏈條“保姆式”服務,打造一站式的創新創業服務空間。
現場為優秀人才公寓項目頒獎。為進一步提升蘇州市人才公寓建設運營水平,助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公寓周邊環境、功能配套、居住品質、運營服務等核心指標開展綜合評審,全市共有24個項目被認定為“蘇州市優秀人才公寓”。園區南岸新地公寓、東延四季公寓、文華人才公寓、菁英公寓4個項目成功獲評。
為進一步優化青年人才的居住環境,提升人才社區服務品質,園區將啟動青年人才社區改造提升計劃。從2025到2027年底,園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對10個人才公寓項目進行公區改造、氛圍營造和功能提升,覆蓋約103萬平米、1.5萬套間的人才社區規模,將社區打造成為青年人才的宜居地、青年社群的孵化器、創業資源的連接器、城市文化的展示窗,使園區成為創新活力涌流、青春活力奔涌的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理想城。
作為園區青年人才的線上服務總入口,“青樂惠”將提供政策咨詢、申報指導、生活便利與社交互動等全方位服務,為青年人才提供便捷、貼心的資訊服務,推動青年人才政策申報簡化材料、縮短時限、提高效率。
此外,即日起至5月,園區將開展百場精彩紛呈的青年活動,涵蓋創新創業、職業發展、體育競技、交友聯誼、文化閱讀、藝術展覽、社會公益七大類別,包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校學子蘇州青學營、青年電子競技、青創人才單身聯誼會、草鞋山文化游園會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為青年搭建成長和交流的平臺,幫助青年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創新靈感,在技能提升中錘煉硬核本領,在趣味探索中拓寬視野、增進友誼,進一步豐富青年生活、促進全面發展。
今天,蘇州工業園區向廣大青年人才誠摯邀約,希望每一位懷揣夢想的有志青年加入園區、建設園區、推介園區,與園區一起奮斗、共同成長!
當1994年金雞湖畔第一代平均年齡30歲的建設者落下藍圖第一筆時,他們用青春鍛造了“池塘洼地”蝶變“創新之城”的傳奇,如今平均年齡34.6歲的園區建設者們仍舊是園區發展的中堅力量,園區的昨天與今天始終激蕩著青春的力量。
這里近3年平均每2.2小時新增1件發明專利,每天新增1家高新技術企業,每45天增加1家上市企業,集聚中外名校33所、“國家隊”科研院所15家,引育優秀科創企業1萬多家,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5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園區的空間與平臺最適合青年成長。
從金雞湖的晨曦到獨墅湖的晚霞,從東方之門、國金中心勾勒的繁華天際到文化藝術中心、誠品書店沉淀的人文厚度,從馬拉松、龍舟賽的激情四射到交響樂、芭蕾舞的藝術共鳴,從優質均衡的教育醫療資源到便捷溫馨的鄰里中心、人才社區,“園區即景區”的獨特氣質足以讓每個奮斗者安心、舒心。
今日的大會用“真金白銀”的政策、“真心實意”的支持、“真誠服務”的態度,給予人才發展最大的確定性預期,以最大誠意助力青年成就夢想,讓青年人才將創新創業的腳步扎在園區,將安居樂業的美好留在園區。活力迸發、誠意滿滿的園區,是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絕佳舞臺、逐夢未來的星辰大海!
會前,祁松、沈覓一行參觀了東延四季人才公寓和南岸新地人才社區,實地考察園區優秀人才公寓建設運營情況。
編輯 朱霜 攝影 周志杭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