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士后科研黃金期,你是否也在尋覓一個夢想的托舉地?來蘇州工業園區,前沿探索、理論研究,有國家級平臺助攻支持;安家置業、子女入學,有多重補貼全力保障。博士后李逸凡與非凡園區,正在這樣一場“雙向奔赴”中持續書寫動人的“園區故事”。
2021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研究生李逸凡在網上看到了一則“若水論壇”的信息,當時他與未婚妻正在尋覓合適的就業機會,而這個園區的學術論壇,同時兼具招才納賢的功能。李逸凡介紹:“那是我們第一次來蘇州,期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對園區的平臺資源、人才政策作了介紹,會后我們也走走看看,了解古城區的小橋流水、園區的高新現代,都很喜歡。”
對于人才的這份“一見鐘情”,園區并未辜負。事實上,“若水論壇”的名字正是源自蘇州納米所的所在地——若水路。而道路沿線,中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創業企業集聚,是名副其實的科研、創新高地,就業機會多多。很快,李逸凡和未婚妻都在園區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2021年9月,李逸凡以博士后身份正式加入蘇州納米所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開啟了科研事業的新篇章。“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真空管道互聯的大科學裝置,和我博士期間的科研方向非常契合,也是我選擇園區的原因之一。博士后期間,我聚焦能源轉化方向,主要是做電解水制備氫氣的理論基礎研究。蘇州納米所的納米加工平臺、測試分析平臺,以及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的眾多國際最尖端設備等科研資源,有力支撐了我的研究。”而最令李逸凡欣喜的是,周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集聚的青年人才,經常就一些項目進行學術交流探討,對于開拓思維、深化科研大有裨益。正是在豐富科研資源、濃郁學術氛圍的滋養下,博士后出站前,他的科研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并以第一作者發表3篇SCI論文,將為工業領域電解水制氫產業催化劑合成提供更多理論指導。
在李逸凡看來,自己的成長發展與園區的人才政策密切相關。在“相識”之初,園區用“來回路費、住宿費全程報銷”遞出“橄欖枝”。“來到園區,我申請到了最高4萬元的應屆畢業生生活補貼,買房前享受了園區的虛擬優租房補貼。博士后期間,園區還給予我每月5000元的生活補貼,博士后出站又給到30萬元安家補貼。園區對人才的支持和鼓勵,既‘真金白銀’又務實高效的,讓我們能夠潛心科研,后顧無憂!”
緣起“若水”,扎根發展。一條若水路,是李逸凡與園區結緣的起點,也連接著他熱愛的科研事業和日常的幸福生活。在園區,曾經一起奔赴夢想的未婚妻已經成為相攜相伴的妻子。園區宜居的城市環境、便利的生活配套,也讓他們感到幸福而滿足。其中,白鷺園是他們喜歡且常去的地方。平常,結束一天的工作,他們也會徒步去教堂附近,臨湖攜手看日落。今年這個幸福小家庭即將迎來家庭新成員。我們也期待更多高端人才在園區邁向更加美好幸福的下一站!
編輯 顧雅芳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