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夏家橋社區開展“非遺進社區 文化共傳承”主題活動,讓居民零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指尖皮影,非遺傳韻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在一盞燈光的映照下,以五尺見方的帷幕,展現出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近日,夏家橋社區開展皮影戲經典劇目展演活動,為居民帶來一場傳統文化“大餐”。
當燈光暗去,音樂響起,唯留一束光線照在幕布上,人物、風景等皮影道具依次登場,經典劇目《武松打虎》《猴王借扇》等節目逐一上演。在演職人員嫻熟的操作下,原本靜止的皮影角色變得生動活潑、惟妙惟肖,在場居民不禁被這精彩絕倫的表演所吸引,聚精會神盯著屏幕。一影落幕,臺下掌聲雷動,觀眾連連叫好。表演結束后,小朋友也受邀上臺,在演職人員的悉心指導下,過了把戲癮,皮影在小朋友的手中翻轉舞動,非遺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芽。
“拓”福而來,非遺獻瑞
此外,夏家橋社區還開展了非遺拓印活動,帶領社區居民一同領略拓印技藝的獨特魅力。
活動伊始,“青葑”志愿者向居民們講解和示范拓印福字的流程,大家紛紛將紅紙鋪在桌子上,挑選自己喜歡的福字拓板,并將拓板對準在紅紙上,小心翼翼地用海綿棒蘸取顏色,輕輕按壓到拓板的圖案處,再補色描邊,最后揭下拓板,一幅幅精致的福字拓印作品由此誕生。居民在拓印過程中有說有笑,彼此交流拓印技巧,畫面溫馨有愛,讓福字的意義更加深厚。
巧手窗花,非遺傳承
為了讓居民們深入了解窗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同時促進鄰里間的交流與互動,近日,夏家橋社區組織開展“巧手窗花,非遺匠承”主題活動,用傳統剪紙藝術開啟新年篇章。
活動開始前,“紅管”志愿者向居民介紹了剪紙的歷史文化和基本技巧。折疊、對齊、修剪,一張小小的紙片看似簡單,卻包含了無盡的創意。居民很快投入到剪紙創作中,紅紙飄逸,剪刀翻飛,一幅幅生動的窗花作品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躍然成形。不一會兒,一張張活靈活現的手工作品就誕生了。看到自己精心剪出來的作品,大家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成就感油然而生。
下一步,夏家橋社區將繼續開展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大力宣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區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編輯 顧芳芳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