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假日期間,蘇州工業園區景區景點人氣火熱,特色活動精彩紛呈,截至昨天下午,金雞湖景區和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已累計接待游客46.36萬人次。
潮趣過大年
正月初一,一場別開生面的有求必“印”·拓百福活動讓園區文化館充滿了喜慶與祝福。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市民參與拓印體驗,將古老的文字、圖案,從刻版轉移到紙上,感受先輩的智慧與創造力,同時也將對平安幸福的祈愿深深定格,既體驗了傳統拓印的獨特樂趣,還能帶走拓印的百福作品,迎接福氣降臨。
春節期間,園區文化館成為市民慶祝佳節、了解非遺的熱門打卡地。園區公共文化中心策劃了多場精彩紛呈的非遺體驗活動,從拓印到茶文化,再到彩帶龍舞……精彩輪番上演,為市民們帶來別樣的新年體驗。
茶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正月初一,《藝動金雞湖》之茶文化培訓班吸引了市民們熱情參與。在專業茶藝師帶領下,大家了解茶葉品種,學習茶具使用方法和泡茶精準步驟,在裊裊茶香中互道新春祝福,享受傳統茶文化帶來的美好時光。
現如今,非遺融入生活正成為城市文化新的“潮流”,彩帶龍舞就是一種蘊含非遺內涵的新型健身運動,其由傳統的舞龍演變而來,融合了舞蹈、健身和娛樂元素。春節期間,一場彩帶龍舞活動也吸引了市民們積極參與,以蛇形的彩帶蜿蜒起始,寓意對蛇年的美好祝福;而隨著舞者的舞動,彩帶逐漸幻化成巨龍騰飛之姿。活動將蛇的靈動與龍的活力融入其中,讓參與者在歡樂中感受辭舊迎新的喜悅。
非遺“零距離”
春節期間,“非遺賀新春——古城過大年”全國主會場活動暨蘇州古城過大年系列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的關注。園區共有國畫顏料、緙絲、蘇繡、蛋雕、連廂、評彈等十余個項目參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民俗一起,呈現一場可淘、可賞、可學的新春盛宴。
在仁和織繡的攤位前,來自北京的沈女士正帶著女兒一起體驗。沈女士的女兒在學習京劇,特別喜歡傳統文化和非遺。“我們之前在博物館見過緙絲,但不了解具體工藝。現場準備了緙絲小教具,我們可以親自動手體驗,看著一根根絲線最終形成畫面,特別有成就感。”對于緙絲體驗,沈女士頻頻點贊。
仁和織繡位于園區,是緙絲非遺技藝傳承單位。除了參加全國主會場活動,春節期間,仁和織繡契合“非遺版”春節主題,還在仁和織繡體驗坊舉辦“祥瑞新春?非遺聚福”迎新主題活動,展示緙絲技藝的創新實踐和新近開發的精品好物,并舉辦講座、手作體驗活動,讓觀眾零距離了解非遺知識和傳統文化。
大年初三,園區善水蘇繡館負責人錢亞清已經開始忙碌起來。2月1日至3日,善水蘇繡館也將參加“非遺賀新春——古城過大年”活動,通過作品展示、技藝介紹、蘇繡體驗,打造一場集知識、技藝、文化與情感于一體的非遺體驗互動,增強市民游客對蘇繡的了解,促進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蛇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為了充分展示非遺保護傳承成果,豐富節日期間文化供給,善水蘇繡館除了參加活動,還特別策劃了‘非遺體驗一一蘇繡啟蒙之旅’主題活動,通過講解、體驗等環節,引領參與者走進蘇繡的瑰麗世界,加深公眾對蘇繡的認識和熱愛。”錢亞清介紹,善水蘇繡館自2015年創辦以來,截至目前,共組織開展1100多場不同形式的蘇繡體驗學習活動。
年味“不打烊”
除了城市文化空間,園區的商貿載體、酒店也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為市民游客帶來別樣的新年體驗。
在久光百貨,一場別開生面的春節燒箔畫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燒箔畫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工藝,通過將金屬箔片燒制成各種圖案和文字,再鑲嵌在畫作中,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品。活動現場,市民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親手體驗燒箔畫的制作過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箔畫作品,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剪出濃濃年味。巧手翻飛間,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紙作品便躍然紙上。非遺剪紙活動現場,剪紙藝術大師們現場展示剪紙技藝,并帶領大家剪出各式各樣的窗花、福字,為家中增添喜慶氛圍,傳遞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目光轉向尼盛萬麗酒店,小小書法家、手作燈籠、DIY漆扇和皮影戲表演等一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小小書法家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熱情參與,他們拿起毛筆,寫春聯、寫福字,一筆一劃間感受傳統魅力;手作燈籠和DIY漆扇活動讓市民游客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樂趣,大家親手制作的燈籠和漆扇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成為新年的美好回憶;皮影戲表演別出心裁,在專業演員的演繹下,一幕幕精彩的皮影戲故事呈現在觀眾眼前,展現出獨特韻味,讓非遺在園區這片熱土上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編輯 嚴春霞 黃雨琳
2025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