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簡稱“本屆納博會”)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開幕,匯聚全球專家、行業精英、政府代表等,全面展示納米技術科技創新成果,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加速納米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蘇州工業園區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培育了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蘇州市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說。其中,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產業是園區2006年起就前瞻布局、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集聚相關企業1300余家,去年產值突破1550億元,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在“國內智能傳感器十大園區”“第三代半導體最具競爭力產業園區”排名中均位列榜首。目前,園區已成為國內納米產業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躋身全球五大納米產業集聚區。
據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會長姚為克介紹,納博會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著促進納米技術創新、加速產業融合、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使命。創辦十四年來,現已發展成為全球納米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最具前瞻性的盛會之一。園區作為和國際合作的典范,期待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納博會這一品牌大會,更加深入推動納米技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為全球納米技術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蘇州智慧”和“蘇州方案”。
現場,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重大成果發布。這些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能力,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極。據了解,國創中心自2021年3月落地園區以來,瞄準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創新需求,在同質外延、Micro-LED器件、可見光通信應用外延和芯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時,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聯合研發中心授牌儀式舉行。國創中心與全球優勢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累計共建聯合研發中心近40家。這些聯合研發中心在拓展協同創新網絡、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納博會的專業賽事,創新創業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范圍的眾多優質項目和創業精英,圍繞微納制造、先進電子器件和新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成果展開激烈角逐。會上,納博會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頒獎儀式舉行,這些獲獎項目不僅代表了納米科技領域的最新成果,更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風向標。
優質項目一直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關鍵力量,也是園區保持蓬勃朝氣的重要源泉。現場,微納制造與第三代半導體領域重大項目、納米技術與應用部分重大項目成功簽約,涵蓋先進芯片、功率器件、高端設備等前沿方向,為區域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創新集群補鏈強鏈、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的“源頭活水”。據了解,今年以來,園區圍繞“623”產業體系建設,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推動一批高質量項目相繼落地,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納米技術應用產業項目184個,總投資超200億元。
會上,蘇州工業園區、中關村示范區、廣州高新區、天津濱海高新區、西安高新區、常州高新區、寧波高新區、鄭州高新區、淄博高新區9家國家高新區,共同開展國家高新區納米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網絡啟動儀式,發揮國家高新區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納米新材料領域的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園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八連冠”,當下正在以開發建設30周年為契機,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爭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力軍。園區將以納博會為契機,進一步與全球科學家和企業家共敘友誼、共謀合作、共商發展,吸引更多納米科學領域的各類優秀人才來蘇創新創業,為推動納米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澎湃動力。
作者 王夢菲 郭文嘉
《新華財經》202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