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蘇城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針對夏季火災多發等情況,消防救援人員在酷熱天氣里,制定科學高效的訓練計劃,不斷磨煉技能,為各類救援做好準備。
8月6日上午9點,蘇州的室外溫度達到了38℃。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消防救援站的訓練場上,7名消防員在樹蔭底下進行滅火救援科目的配合訓練。訓練場邊上放著一個便攜式保溫箱,暑期訓練,這個保溫箱幾乎成了消防員們出警、訓練的必需品。一節操課結束,消防員們從箱子里拿出冰鎮礦泉水、鹽汽水解渴。“帶上這個保溫箱,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喝到冰鎮飲品。”據獨墅湖消防救援站站長劉洪潭介紹,訓練后,食堂里有冰鎮西瓜和綠豆湯供消防員們解暑。出警時,消防車上一般會帶上礦泉水,醫藥箱常備藿香正氣液、降溫貼等藥物。出發救援之前,隊員都會檢查一遍,確保后勤物資保障充足。
在滅火救援現場水槍手會身著降溫背心進行滅火。“火場里水槍手離火最近,溫度最高。滅火戰斗服雖然有隔熱效果,但也難以抵御長時間高溫炙烤。水槍手穿一件降溫背心,多一份保障。”在普通背心里塞滿專用冰袋,穿在消防員身上便可起到物理降溫作用。“穿上降溫背心體感溫度會下降5至8攝氏度,能維持半小時左右。水槍手滅火一般在10-15分鐘左右,超過15分鐘會換另一位水槍手接替任務。”除此之外,救援隊伍中還專門設置安全員,時刻觀察消防員及消防設備狀態,“安全員是救援隊伍中的一道安全防線,每天都要填寫安全責任清單,確保萬無一失。”劉洪潭說。
雖然天氣酷熱,但消防員的體能技能訓練絲毫不能落下。為確保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保障消防員的身體健康和訓練質量,劉洪潭調整了隊伍的作息時間表,進行錯時訓練。“早上5點半起床出早操,11點半吃午飯。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進行午休,晚上9點50分熄燈。”由于氣溫過高,白天的訓練科目以室內訓練、技術性訓練為主,體能訓練一般放在晚上或當天氣溫較低的時段。夏季夜晚警情多發,劉洪潭希望通過延長午休時間,以保障消防員在夜里有充足的精力應對突發事件。
應對酷暑,提高身體素質是關鍵。每個季度末,蘇州消防救援隊伍都會對每位消防員進行嚴格的體能、技能考核,消防員必須考核達標,才能參與到現場救援當中。“穿上這身裝備,我們就是要去救人的,自身業務素質必須過硬。”劉洪潭說。
記者 蔣祖華
《姑蘇晚報》2024年08月07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