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委員會
“交大智慧”疊加“園區速度”,蘇州工業園區全力打造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的示范高地。6月26日,“區域協同創新 交大轉化賦能”BioMatch系列路演活動——生物醫藥與銀發經濟專項路演活動,在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蘇州)舉行,旨在展示優秀科技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高校創新資源與地方產業需求深度對接。
自2006年布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以來,園區已集聚相關企業超2000家,去年產業產值達1655億元,在抗體藥領域擁有包括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等13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磅新藥,已成為國內新藥研發的領跑者。
上海交通大學作為中國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在生物醫藥領域深耕多年,依托學科優勢、臨床資源及區域產業生態,積極探索“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全鏈條轉化路徑,充分發揮在科研、人才和學科領域的優勢,已在園區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重點項目。
現場
五個意向入駐項目集中簽約
九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依次進行路演展示
在園區尋求成果轉化與產業落地的合作機遇
去年9月,教育部與江蘇省攜手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南京和蘇州兩市為核心承載區,在蘇州設立生物醫藥分中心和先進材料分中心。其中,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落戶在園區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四期B區。
成立以來,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始終以“打通產學研最后一公里”為目標,通過開展“BioMatch”品牌活動,以“引進來”與“走出去”兩種核心模式,精準搭建起高校、企業、投資機構等多方參與的高效對接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創新院于去年12月作為首批合作單位,與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園區近年來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出臺相關政策及辦法,在生物醫藥領域建設了一批高水平創新聯合體、概念驗證中心、公共技術平臺。同時,園區積極開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制度創新,為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更好更快地推動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的建設,園區專門制定發布了六大重點舉措,從平臺體系搭建、產學研用融合、人才團隊招引、成果轉化激勵、創新生態優化、制度創新探索等方面提供一攬子支持政策,全力支持合作高校在園區開展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轉移轉化。